栏目分类杠杆实盘配资平台 中国汽车逐浪全球市场
你的位置:配资炒股_专业配资公司_在线炒股杠杆平台 > 配资炒股 >杠杆实盘配资平台 中国汽车逐浪全球市场
发布日期:2024-08-12 20:10 点击次数:126■编者按杠杆实盘配资平台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跃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我国汽车产业正在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出口达到338.8万辆,同比增长60%。
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中国汽车出口呈现出哪些新特点?中国车企布局海外有什么新思路?中国汽车产品呈现出哪些竞争力?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推出“出海新机——新兴市场全球调研行”之领跑新赛道汽车出口系列,敬请垂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出口338.8万辆,同比增长60%,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出口量311.1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82.5万辆,同比增长超110%。
当前中国汽车出口格局正在面临全新变化,新能源汽车为市场开拓、产业链出海增添全新动能,助力中国车企在欧、亚、非多个市场多元化拓展,随着中国车企加速构建出海核心优势、优化市场开拓模式,中国汽车出口正加速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目的地多元化
新兴市场成增量方向
位于上海的海通码头一片繁忙景象,汽车排起长队进入滚装船。这里的出口航线遍布欧洲、东南亚、南美洲和中东地区,上汽MG、奇瑞、特斯拉品牌整车从这里驶向全球。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迎来了高速发展,仅仅两年时间,接连突破200万、300万大关。2021年出口212万辆,同比增长95.9%;2022年出口332万辆,同比增长56.8%。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我国汽车(包括底盘)出口总量322万辆,同比增长69.0%,出口总金额4427亿元,同比增长104.4%。乘联会预测,今年国内汽车出口量将达到400万辆,有望在今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可以看出,汽车出口一直维持强势上涨的态势,成为当今汽车行业的驱动力。爆发式增长背后,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化?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9月,整车出口前十位企业中,上汽、奇瑞分别出口76.1万辆和64.8万辆,位列第一第二,比亚迪出口15.4万辆,实现了5.2倍的超高同比增长,奇瑞、长城也实现了1.1倍、89.4%的同比高速增长,出口前十企业几乎都实现了同比快速增长。
中国汽车出口的规模扩大以大批优秀车企为主力,既有成绩超前的领跑者,又不乏劲头十足的后来者,而出口的全球版图也在发生变化。
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前8月,我国汽车出口金额前十国家(地区)分别为俄罗斯、美国、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泰国、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这充分说明,我国汽车出口市场逐渐呈现由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局部市场拓展到欧、亚、非的多元化市场格局。近年来,领克、上汽乘用车、蔚来等中国车企和汽车品牌开始进入海外主流汽车市场。
作为国内车企开拓海外业务的代表之一,上汽在2022年实现了海外市场年销百万辆。其中欧洲市场销量达到10万辆,已成为上汽最大的海外区域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前8月我国汽车出口金额位居前列的国家(地区)中,不仅包含了传统汽车强国美国、德国和日本进入前十,韩国位列出口金额第十一,巴西、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也进入前二十。
以泰国、马来西亚等为代表的东盟市场,凭借可观的人口消费潜力和市场前景,成为中国车企“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去年,五菱印尼销售突破3万辆,同比增长17%;长城汽车的智能化产品已累计拥有近2万名东盟国家车主;比亚迪则连续几个月蝉联泰国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销量冠军。
汽车出口格局的积极变化,为我国外贸增添强韧性与新动能。2023年1—8月,我国出口金额前十的国家中,俄罗斯与墨西哥位居第一、第二,比起5年前,沙特、泰国的出口金额排名也大幅上升。
海关总署数据表明,今年前7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出口2.11万亿元,增长4.7%,自东盟进口1.48万亿元,增长0.2%,对东盟贸易顺差6275.1亿元,扩大17%;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金额8.06万亿元,增长7.4%。其中,出口4.76万亿元,增长12.6%;进口3.3万亿元,增长0.5%。
东盟是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其市场潜力大有可为。去年,东南亚汽车市场总销量约337万辆,预计2025年接近400万辆,被誉为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的蓝海。
“东盟已成为中国汽车‘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安铁成表示,除整车出口外,全散件组装出口、海外建厂、合资合作等多元化模式也在东盟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汽车产业链合作共建越发紧密。
当前,随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利好持续释放和“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RCEP成员国、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国家等正在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深入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促使出口目的地进一步多元化,构建健康的市场格局。
新旧动力切换
电动化拿起接力棒
墨西哥、玻利维亚、泰国、土耳其、巴西……不到1个月,比亚迪海豚(含定制新版本)接连登陆全球多个国家。日前,比亚迪获得1—8月新加坡纯电动车销量冠军和哥伦比亚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出口增量主力。
中汽协数据显示,1—9月,传统燃油车仍是汽车出口主力,出口256.3万辆,同比增长48.3%,占比出口总量的75.6%,新能源车出口82.5万辆,同比增长1.1倍,占比出口总量的24.4%。
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同比增速远超大盘,为汽车出口增长打开全新窗口,正在接过出口主力的重任。
在中汽协公布的1—8月主要整车出口市场统计中,累计出口量前十的国家里,一半国家的出口汽车产品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前三大市场为比利时、泰国和英国,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西班牙市场,中国汽车实现了同比6.5倍的增长,排名第十。
新能源汽车能够畅销海外,离不开最核心的一点:产品说话。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势领跑全球,不断完善供应链布局,产品品质日益提升,自主研发突破明显,促使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规模效应凸显。尤其在全球电动化的趋势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经过快速追赶,已经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成为出海的增量主力。
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明显。整车出口量前十名中,上汽、奇瑞、长安、吉利、长城、比亚迪等企业纷纷上榜,大部分为自主品牌。其关键在于品牌产品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与合资企业差距缩小,甚至在智能技术等方面已经超过合资品牌,凸显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
今年以来,广汽埃安首次向海外市场出口整车;9月,比亚迪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品牌发布会,亮相5款新能源车型;岚图汽车表示10月将登陆土耳其、保加利亚、荷兰、丹麦等四国……
在部分海外市场,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大受宠爱。今年1—8月,以色列共售出3.77万辆纯电车,纯电车的渗透率为16.9%,其中比亚迪和吉利的占比分别为32.3%和14.81%。这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出口目的地的双向选择、双向奔赴。
在非洲市场就能明显看出,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成为非洲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有主流媒体评论说,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非洲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为非洲电动化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产品支持。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优势、扩张需求,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哪吒和小鹏进入了9月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出口前十——相对于国内激烈竞争的市场格局,出口机遇对车企来说也是窗口的打开,不仅要一起做大销量增长的“蛋糕”,更要把握品牌向上的黄金机遇。
如果说,早些年我国汽车出口多主打“性价比”,那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出口已逐渐向附加值高的中高端车型发展,推动产品“含金量”不断提高。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均价从2018年的0.3万美元/辆,一路上涨至2022年的2.2万美元/辆。
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不少国产品牌选择旗下中高端车型作为进入新市场的切入车型。例如,比亚迪首款出口挪威的车型比亚迪唐,售价为61.99万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40.58万元)。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中国车企在挪威销售的40万元以上车型占总体纯电动车型注册量的3.73%,同比增长3.43%。
高端车型入局,加上溢价能力增强,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一大亮点。国产新能源汽车部分车型的海外定价显著高于国内,幅度高达30%—50%。比亚迪唐在挪威的售价,已与宝马iX3接近。除了比亚迪,名爵、小鹏、欧拉等品牌的部分车型海外定价也高于国内,这背后固然有海外业务经营和航运的附加成本,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多个市场的畅销,也证明了其“吸金”的水平。
链条化出海
点面结合加强辐射力
“一直以来,泰国都是东南亚的汽车制造业中心,埃安选择在泰国建设工厂,不仅可以深耕泰国本土市场,还可以此为中心辐射全球其他右舵市场。”广汽埃安泰国子公司总经理马海洋说道。今年9月,广汽埃安首款海外车型在泰国上市,同时计划在泰国实现本地生产和本土化研发,以泰国为首站,开启全球赛场的新角逐。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我国汽车出口总量同比增长69.0%,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总量同比增长92.4%,而汽车出口金额同比增长高达104.4%。
增长数据背后,要看到汽车出口从单一产品、零件出口到技术输出、产业链出海的转变。
海外建厂就是产业链布局中最明显的一环。2021年,长城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2022年,比亚迪宣布在泰国建设产能为15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2023年,奇瑞汽车宣布将投资4亿元在阿根廷建设汽车基地,长安汽车在泰国规划产能20万辆/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也注册获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魏文清指出,汽车出口基本分五个阶段:机遇型贸易、品牌型贸易、简单KD制造、全面本土化制造和全面国际化。“目前,中国车企基本处于第二、第三阶段,有的企业直接跳至第三、第四阶段。”
随着中国整车企业的产业布局、产业链整合不断深入,电动汽车+零部件的出口模式,将持续向产业链本地化发展。
中国车企通过产业链出海参与国际竞争,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提高竞争力,进一步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稳定。随着中国汽车出口的全球版图不断更迭,传统汽车大国向强国的蜕变之路也逐渐清晰。
■记者观察
中国汽车出口需要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从跨越300万大关,到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出口第一大国,中国汽车出口已经成为不亚于新能源汽车领跑世界的另一大惊喜!这一惊喜背后,是多年未雨绸缪,技术产品说话,协同布局发力,产业优势显现。
中国汽车出口迅猛,如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助力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掌握全球话语权,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随着欧洲、东南亚等地成为新能源车企出海的“首选”,多元化市场多点开花,除了整车出口,海外建厂、与外资合作等模式逐渐涌现,“一车出海带动全链”,支持发展后劲。
当前,中国汽车出口仍面临贸易规则、地缘政治等复杂挑战。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指出,中国车企通过直接投资,进行本地化生产,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出口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与挑战。
南方日报记者魏泓泉拱千舒郭小戈实习生邱晨希统筹郭小戈邵玉梅策划陈韩晖出品南方产业智库杠杆实盘配资平台